68萬元/公斤的老班章茶王價格?普洱茶友有話說!
近日,網上有人抛出“猛料”稱:2018年老班章茶王樹、茶皇後又被土豪直接壟斷,毛料分别爲68萬元一公斤和46萬元一公斤。
業界很多人都記得,去年也有類似的驚人消息,老班章茶王樹以32萬元一公斤的天價創下新紀錄,沒想到,今年的協議收購價又翻了一倍多。

▲網傳2018年老班章茶王樹買賣意向書
從網上的爆料看,交易雙方有明碼标價,有買賣意向書,真正做到了“有圖有真相”。但業内也有不少人表示,由于沒有看到更多的資料可以佐證,最終是否以協議的價格成交還不好說,極有可能這隻是一紙炒作協議,而非真實的成交價。
對此,筆者也獨家咨詢了兩位業内專家,分别是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方可、雲南省茶葉協會會長鄒家駒。
方可:這是商業運作
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方可表示,這是正常的商業運作,不管最終成交價如何,其本身無可厚非。

對此,方可認爲,可能會有這個氛圍,但絕對不會有那麽大的作用,古樹茶的價格還是由市場決定的,不能由某個商業運作來完全左右。

▲老班章茶王樹
鄒家駒:普洱茶不能靠炒作維系發展
鄒家駒說,茶葉賣得好不好,關鍵還是要看消費者有沒有把茶葉喝掉,但如果将茶葉當作金融産品去運作,即便短時間内有作用,從長遠看,發展也是不穩健的。
“天價普洱”炒作是自毀長城
有道是炒作年年有,今年更勝一籌。68萬什麽概念?難道是貧窮限制了我等的想象力?近年來,普洱茶天價炒作之風愈演愈烈,各地的拍賣會此起彼伏,好像誰不跟風誰就吃虧,誰不報高價誰就不是好茶!而反觀茶界标杆龍井茶,限價銷售等措施之下,市場基本平穩。縱觀國内其他茶區和茶類,像普洱茶這樣“一路飄紅”者幾成孤品,難道不反常嗎?

說普洱茶天價是反常,有些人可能不贊同。他們認爲,老班章值這個價,反正有人喝,“周瑜打黃蓋”,沒必要操幹涉的心;又或者說,現在流行的是“眼球經濟”“注意力市場”,管它名聲不名聲,先有名氣再說。也正是在此類心理支配下,從未見過有人爲市場炒作付出過代價,相反從中漁利之人倒不在少數。
果真“知名度比美譽度更重要”嗎?
果真“知名度比美譽度更重要”嗎?筆者身邊許多有責任感的從業者,都對此憂心忡忡。别的不說,想想雲南旅遊市場的例子吧。因爲“口碑趕不上顔值”,雲南旅遊付出慘重代價,甚至影響到了雲南形象。而雲南痛下殺手整頓旅遊市場,甯要質量不要數量,殷鑒不遠啊。如此炒作下去,隻顧賺錢和點擊量,不顧消費者感受,不顧整體的普洱茶市場,不顧未來,普洱茶市場有可能就是下一個旅遊市場。
其實業内心知肚明,許多所謂的拍賣、合同不過是“障眼法”:上家和下家沆瀣一氣,演一出給市場看的戲,“天價”不過是徹頭徹尾的假!個别山頭的炒作,個别商家的無良,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的信用,透支的是明天的市場。普洱茶“解油去膩”效果更明顯的優點,契合了國人“去三高”的普遍消費需求,穩紮穩打不愁沒市場。現如今,外省普洱茶愛好者和潛在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有想法:普洱茶這麽貴,爲什麽非得喝你!聽聽一般從業者心聲吧,他們衷心希望市場平穩;對于雲南六百萬茶農的絕大多數,炒作隻能傷害他們的長遠營生!說得重一點,天價普洱茶炒作是追腥逐臭,也是自毀長城。

結語
“老班章茶王樹春茶天價”事件似乎成了每年都要上演一次的戲碼,它每年都引爆了熱點,賺足了眼球和口水。某種程度而言,這對提高行業關注度來說是好事一樁。但,過猶不及,過了,有可能引發市場進一步走向混亂。
“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”,這個道理也适用于普洱茶。至少從公共管理角度,從規範透明的市場角度,從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角度,都不能放任炒作“一年又一年”進行。如果老班章再鬧出“王子王孫、嫔妃姬妾”的笑話,到底是誰之過呢?
古樹茶的價格應交給健康規範的市場去決定,而不是由純粹的商業運作來推動。茶葉是用來喝的,不是拿來“炒”的,關注茶葉本身,回歸茶葉品飲價值,或許比任何天價茶事件更有意義。
免責聲明: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,僅為提供更多資訊,也不構成任何建議,對本文有任何異議,請聯絡我們!
上一篇:丁香茶終於到咗香港門店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