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武古樹普洱茶有何特點?
俗話說,班章王,易武後。意思是說班章山頭的茶口感霸道,像霸氣的君王,而易武山頭出的茶則口感細膩,像溫柔的皇後。易武茶爲何有如此崇高的美譽,下面我們來一一解開其中的奧秘。
易武簡介
茶區:易武
名稱來源:易武地名爲傣語。易,女性;武,蛇——意爲美女蛇居住之地,因易武有個花蛇洞地名由此而得。
所屬區域:西雙版納州勐臘縣
概況:易武鄉是勐臘縣多民族鄉鎮之一,境内居住着漢、彜、傣、瑤、哈尼等13種民族,其中漢族和彜族人口各爲三分之一,其它少數民族占三分之一。易武鄉境内山谷相間、山高谷深、群山起伏、溝壑縱橫、河道迂回曲折,水流切割,轄區最高海拔是刮風寨的黑水梁子爲2023米,平均海拔爲1400米。易武降雨量充沛,土地肥沃,水土資源豐富,氣候宜人,目前全鄉擁有茶葉面積36976.8畝,橡膠種植面積90827.5畝,咖啡面積1750畝。境内具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如鉛鋅礦、鐵礦、銅礦、岩石礦等。
易武位置
雲南普洱茶基本上分布在三大區域:臨滄、思茅和西雙版納。在最南邊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,分别是勐海、景洪和勐臘三個縣市區,久負盛名的易武茶山就在勐臘的北邊,位于江内古六大茶山(易武、倚邦、革登、蠻枝、蠻磚、攸樂)的東邊。
易武茶園狀況
易武茶山今屬勐臘縣易武鎮,是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大的茶山,它包括易武正山、慢撒茶山、曼臘茶山在内,因面積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稱爲易武茶區。現存古茶園約7000餘畝,落水洞、刮風寨、橋頭村等地都生長着大茶樹,樹齡數百年,基莖圍140~160厘米不等,樹高達23米左右,小片成林。易武茶山面積和産量均居六大茶山之首。
易武曆史
皇帝禦賜瑞貢天朝匾額
易武古鎮茶馬古道起址
易武是貢茶鄉,所出産的普洱茶在清朝時便瑞貢天朝,爲當今雲南普洱茶的典型代表。易武鎮則曾是六大茶山的茶葉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,茶馬古道的起點,地位僅次于思茅(如今普洱市)。
易武茶産區
市面上很多易武麻黑、易武彎弓等等茶葉,其實麻黑、彎弓就是易武裏面的寨子或者是茶園名字,雖然同屬易武,但是不同的寨子或者茶園的茶葉也有不一樣的味道。地圖上刮風寨往北、靠近老撾邊境(彎弓、茶王樹、白茶園等)的是一片人煙罕至的原始森林,正因爲極其原始的生态環境與稀缺的古樹茶資源,這一帶出産的茶葉應該算得上是易武地區最好的茶。
易武茶特點
易武茶的最大特點就是茶湯柔和,即刺激性不強,顯甜味而不失醇厚。香氣上不屬于高揚類型,而帶有花蜜香。無論是見慣世面的老茶客,還是剛開始喝茶的小初哥,都會在易武茶的溫柔鄉中不能自拔。因而易武受到了大家的喜愛。
當然我們在談易武茶的品質特點的時候,隻能概括性地進行歸納,畢竟不同的山寨,氣候環境、樹齡、采摘标準以及加工方式都會直接影響到茶葉實際品質。
易武堪稱山山有茶樹,寨寨都種茶,易武從清至今一直被稱爲衆山之首,易武個性十分鮮明。在普洱茶界有"班章爲王,易武爲後"的說法,易武在普洱茶發展曆史中占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很多人剛開始喝茶喜歡易武,因爲甜香柔和。之後有人會嘗試尋找各種刺激,找新鮮,找猛烈的感覺。喝到一定的時候又會轉回來喝易武,因爲終于發現了易武的剛猛。很有點返璞歸真的感覺。
上一篇:易武古树茶(普洱茶)历史价格表
相關閱讀